“拖延癥”,是一種當代年輕人最容易“感染”的并發癥。拖延癥通常指自我調節失敗,在明知推遲計劃會導致嚴重后果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會有拖延行為,而50%的學生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到DDL那一天。所以經常吐槽女生出門磨蹭的當代精致男孩們,出門約會前需要準備多久?結合幾位朋友“修飾過”的證詞可以發現,他們每次出門前,可能需要用三十分鐘來整理發型,但沖澡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10分鐘。。。。。。接下來,他們將會在衣柜前發呆半小時,在腦海里想出一套完美的今日份OOTD。不僅如此,無論是帽子、墨鏡、首飾、香水還是領帶或手表,這些都值得他們再斟酌一會。這時的你,可能才剛剛做完保濕工作。如果恰巧這時有人向他們發出王者峽谷的支援申請,根據他們自身的段位、當天的勝負欲和隊友水平,可能還會花掉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不等。這時的你,可能還在上妝前乳。放下手機之后,他們來到了鞋柜面前。你以為他馬上就可以出門了嘛?如果你的約會對象是個vintage控,還恰好還選擇了一雙紐扣靴,那么......做好午飯變晚飯的準備吧。等他扣上所有扣子之后,你可能已經在餐廳里大發飆了。
那么紐扣靴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將男人困住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對于大多數男士來說,紳裝一定是衣櫥里寶藏一樣的存在。哪怕平日里被束之高閣,但它總有一天,會在某個場合里,成為男生們的盔甲。紳裝又稱作為“西裝”、“洋服”,屬于國外傳來的舶來文化,在19世紀40年代前后傳入中國,是當時上流社會最主要的著裝代表系列之一。在考究的服裝背后,考究的配飾和與之搭配的鞋子也是必不可少的黃金配角。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比如最常用來搭配西裝的紳士鞋(Dress shoes),就分為牛津鞋、德比鞋、孟克鞋以及樂福鞋四大類。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而紐扣鞋,則是比所有皮鞋都紳士的存在。在歐洲貴族的田園style里,絕對是必不可少的黃金單品。(貴族和田園沖突?不不不,貴族的田園指的是自己的城堡和莊園)紐扣其實早在古羅馬時代便有了,最初這些紐扣元素只是裝飾作用。直到13世紀人們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之后,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詳情請參考早期袖扣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紐扣鞋(Button Shoes)則誕生于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切爾西靴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維多利亞時代的紳士們喜歡在靴子上加一種叫spat(鞋罩)的東西,但是spat過于臃腫,于是制鞋的人則spat縫制到靴子上,再用紐扣作調節,來達到一種拼接的效果,紐扣鞋因而誕生。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而關于其更復雜而又有趣的起源,還是得從女靴開始說起。當女性的裙裝設計開始上移,露出的腳踝也成為了優雅的重點關照對象。所以在紐扣鞋發明之前,女性一般會選擇這這種Balmoral靴出街。為了讓足部給人更加女性化的印象,制鞋工人用紐扣代替了傳統鞋帶并設計了重疊的邊緣,讓她們可以穿著更小號的鞋子。但是是男士們也不甘其后,即使他們不需要穿更小號的鞋子,但是也很快的適應了這樣的設計。再加上當時spat的盛行,男士紐扣鞋也正式C位出道了。雖然紐扣靴或多或少由Balmora靴子演變而來,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之處。紐扣靴在鞋的上部或頂部有明顯的重疊的邊緣,用鞋外的5到6個紐扣固定住。而Balmora靴則采用的獨特接縫方式。從鞋面咽喉線開始,在靴子后部匯合。由于專門生產紐扣的機器的出現(工業革命,詳見歷史課本),紐扣鞋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大規模生產。
而紐扣鞋之所以能夠風靡當時的原因,除了時尚還有其實用性。因為紐扣不像鞋帶一樣,會松開。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然而貴族所穿紐扣鞋上的紐扣,并非如同我們如今衣服上的紐扣一樣,輕易就能系上。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扣這種扣子十分困難,因此一種扣鉤被發明了出來。這種扣鉤到最后也成為了與鞋拔一樣重要的存在。如果你買到了用手就能扣上扣子的紐扣靴,那么恭喜你買到了一雙入門級單品。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Step1:將紐扣全部打開,建議穿在小腿襪外面。至于為什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光皮膚穿皮革的感覺,當皮膚粘在紐扣靴的皮革襯里時,將會很不舒服。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Step3:拿起扣鉤,扣在紐扣下方,然后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鉤子使得紐扣穿過扣眼。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但是如果你沒有一個扣鉤,也可以這么做:拉動皮革使得扣眼和扣子處于平齊的位置,并且從下往上扣,這樣會使扣子更容易穿過扣眼。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人們雖然還在繼續穿著紐扣靴,但是流行程度大不如前。物質的緊缺導致了人們對消費品功能性的偏愛,于是裝飾性大于實用性的紐扣靴逐漸退出了時尚的舞臺。在1933年9月25日的《時代》雜志上,其宣布了紐扣鞋的正式消亡。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但是幸運的是,隨著vintage文化的興起,今天的紐扣靴正在經歷一次復興。最經典的紐扣靴可能還是當屬黑色與白色以及奶白與灰色絨面革的配色。紐扣則是珍珠白或者暗黑色。這種靴子可以搭配背心、晨禮服套裝、羊絨條紋長褲、炭黑色套裝。配色對比鮮明,適合想要成為全場矚目的人們。但是如今的紐扣靴更加的多樣化,配色也有棕、藍、綠、紅等各種配色。堅實的麂皮材質被法蘭絨或者粗花呢面料來替代。在搭配上,對紐扣靴的容忍度也愈加寬容,非正式的西裝、套裝甚至運動外套都成為了搭配的可能。
并且,現在的紐扣靴還發展出了風格流派。如今歐洲風格的紐扣靴還是以正裝風格為主。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他們在紐扣靴上加上了“鑿子鞋頭”Chisel Toe,使得楦型也更要接近男士皮鞋,提升了靴款的正式性,使得其適用于正式場合。由于這種鞋頭兩側切割尖銳,靴型在視覺的顯得更加銳利,因此整體呈現出優雅的質感。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Button Boots 和 Balmoral Boots 等禮服靴已都不再流行。所以美國人便將Button Boots 進行了改裝,套在了工裝靴上。改進了款式,鞋頭楦型基本都是工裝靴模樣,可以稱得上是一雙“紐扣工裝靴”。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日式的紐扣靴深受美式復古的影響,其紐扣靴的設計也都多偏于“紐扣工裝靴”。靴子上下結構采用同一種材質。少了幾分“騷氣”,變得休閑了許多。可以看出,歐式正統的Button Boots保留了當初女性鞋型的影子,尖頭高跟、鞋腰瘦窄。然而日式的“工裝紐扣靴”鞋寬更寬,鞋頭也更圓潤飽滿。其鞋面更能體現出皮革的質感。提升精致細膩屬性。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日式甚至于歐洲品牌為了方便穿著和脫卸,鞋匠們在紐扣靴的設計之初會在鞋側面加上拉鏈。但是其實現在要找到一雙真正的紐扣鞋,也并非容易,即使在許多專門制作鞋靴的品牌店,也并非能找到。來自法國的頂級鞋履品牌 Aubercy 的Button Boots仍然堅持傳統風格,也被視為如今最接近維多利亞時期的款式。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文章>>
Enzo Bonafé,意大利手工鞋品牌;蛟S款式比起Aubercy的設計低調許多。但是其經典小眾的“博洛尼亞手工貼邊”,使得腳底直接跟一層軟皮接觸?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是所有鞋底縫制技巧里最柔軟舒適的一種。Katsuya Tokunaga作為日式的Button Boots品牌,工藝水平以及材質方面可能沒有那么頂級,但其價格優勢以及易搭配的鞋型讓其擁有了自己的獨特之處。全世界最便宜的紐扣鞋價格也不會低于600美元。所以各位,如果身邊有穿紐扣靴的朋友,大家就“且行且珍惜”吧!